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ook532.com

第574节(2 / 3)

加入书签

赵含章笑着点头。

赵瑚皱眉,“此是因为你急需粮食,我怎么知道你不是坑我?”

赵含章淡定的道:“七叔祖,你知道为何你现在做生意都需要扯着我的大旗吗?因为你不会双赢。”

“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人,我都喜欢双赢,这件事,我赢了,你也赢了,这是两相欢喜的事,您为何觉得这笔生意一定要有一个吃亏的人呢?”她道:“只要成功,您不仅可以赚一笔钱,还能打压江南士族,自己在江南站稳脚跟。”

“将来,您就算不打我的旗号,江南的人也不敢小瞧了您,”赵含章道:“一样的道理适用于其他事,这天下的商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您能给他们足够的利益,将来,就算我不做您的靠山,他们也会选择您,这就是双赢!”

赵瑚低头沉思起来。

赵含章等他想了一会儿后催问道:“七叔祖想得如何了?”

赵瑚咬咬牙道:“你说的,双赢!我若从江南大量购买粮食,你不会压着粮价不给我吧?”

赵含章便保证道:“七叔祖,我喜欢双赢,我赢了,也会让您赢的。”

赵瑚就一拍大腿道:“干了!”

赵含章嘴角微翘。

赵瑚当即叫来自己的管事们,让他们去凑钱送到江南去,同时写了几封信先让人快马加鞭送去江南,让还在江南的商队先收联络买粮食的事。

至于大量购买粮食的钱,除了商队现在手中的,剩下的自然需要从豫州运去了。

不过陈县这头赵瑚已经没有现钱了,西平倒还有不少,他让管事回去取了。

赵含章是不可能出现钱的,粮食他得运到豫州来,她才会买。

不,她甚至都没想过自己出钱买,豫州这么多粮商,到时候他随便卖给谁都是赚的,至于她的钱,那自然是交给王四娘和元立去买粮食了。

赵含章就指着赵瑚买回来的粮食能够盘活北方的粮食市场了,除了赵瑚以外,她今天还特意约见了几个比较大的粮商或者家中有开粮铺的士绅。

目的就是蛊惑他们去江南买粮食。

人多力量大嘛,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江南多余的粮食都搂到北方来,借江南的粮食让北方的灾民活过这个冬天。

朝廷的公文,还有汲渊的信件很快到达王四娘和元立手中。

王四娘一拆开看公文上要求的粮食数量,眼前便忍不住一暗,待看到朝廷会出钱,且钱已经在运来的路上,她这才松了一口气,将公文合上以后叫来长史道:“安排一下,两天以后在刺史府中设宴,请大商人和士绅来赴宴。”

长史应下,正要退下后停下,低声道:“使君,王将军现在往豫章去了,要不要将他召回?万一他与王敦起冲突……”

王四娘想了想后叹息道:“随他去吧,他自有分寸,此时宜和不宜战,他不会冒然动手的。”

长史应下。

王澄死的时候赵含章正陷于战事,不能替他们做主,琅琊王就意思意思罚降王敦官职,但其实他还是领着扬州大军,虽无将军之职,却有将军之权。

暗示

虽然王玄也不太喜欢王澄的作风,但这毕竟是自己亲叔叔,又是为了支持北伐而亡,他自不肯就此罢休,所以在赵含章顺利班师回朝之后,他就开始向东靠近,大有和王敦一争高下的意思。

到这里,这已经不止是北方和南方,赵含章和琅琊王的斗争了,也是王氏内部的斗争。

王敦因为堂弟是王导,与琅琊王亲厚,而王导这两年展现了自己的内秀,所以不少族人追随于他,但同样有不少族人选择了王玄和王四娘兄妹。

尤其是在赵含章先收伏石勒,又灭了匈奴国之后,从扬州去往荆州投奔王四娘的王氏族人就更多了,还有的都没去荆州,直接就北上找赵含章去了。

而王导似乎对这样的局面无力于心,几次努力都没能留下多少人来。

这让琅琊王很是不满。

而琅琊王的这种不满直接影响了王敦。

王敦是个情绪化的人,虽然年纪比王导大,但他一直觉得这个堂弟比自己聪明,厉害,所以诸事以他为主导,此时就忍不住与他抱怨道:“族人留下为他效命时,他多加防备,觉得我们王氏权利过重;如今人走了,他又责怪你不肯尽心,如此薄恩寡义……”

“处仲慎言,”王导往外面看了一眼,沉默了一下后道:“你要是也有心离开,那就早些打算,这样的话就是与我都不该说的,将来更不要在外显露。”

王敦不悦道:“怕他什么?就算现在有族人离去,但在建邺为你我效命的人还是不少,你的威望,还有我手中的大军,他能拿我们怎么样呢?”

他怪王导太过温厚,道:“这是乱世,行事就该强硬一些,你看赵含章,她虽有仁德之心,但也绝不手软,这次她颁布算缗令,不仅小皇帝,连中原和北地的士绅豪族都不敢置喙。”

“你就是太过宽厚,琅琊王和这些江南的士族,甚至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