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ook532.com

第174节(3 / 4)

加入书签

咋花就咋话,干嘛被售货员骂了还买他的东西。

此刻他们看着林北,眼神里带着亲近。

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但是林北为了实现小时候的梦想,走上了当个体户这条路,他卖中秋礼盒卖的非常成功,然而他没有骄傲,始终坚持初心,凭这点,他们一定留着钱买林北的春节礼盒,买多买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支持这个不忘初心的青年,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花钱买到了享受的青年。

这边林北跟市民唠嗑,另一边,正在努力通知市民礼品店下午三点在郦山北路送包的黄益民原路返回,他身后的汉子继续吆喝,汉子嗓子都喊冒烟了,不过黄老板答应晚上带他到饭店吃顿好了,他也是拼了,闭上眼睛嚎。

两人快要进入郦山北路,时间是下午两点十八分。

这会儿已经有市民到郦山北路占据好的位子迎接选手归来。

也有人安排家人帮忙占位子,他们寻找礼品店的横幅,跑到这里先占好位子,确保自己能领到包。

这会儿已经排了六米长的队了,队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长,尽管是一排,也足够惊人。

黄益民骑车从旁边经过,眼睛一直朝队伍瞥,觉得特别不可思议。

两人到了横幅前,汉子瞅见桌上放了一个茶壶,还有一个茶缸,眼里全是狂热,黄益民还没停稳自行车,他不顾一切跳下自行车冲了过去,放下大喇叭,忙得拎起茶壶倒茶,抱着茶缸咕咚咕咚喝水。

黄益民险之又险跳下车,扎稳马步扶车,人和车才没扑到地上。

他回头看了汉子一眼,嘿了一声,把自行车推到三轮车后面,将自行车和三轮车锁到一起,趴到三轮车上休息,等心跳跳的不那么厉害,恢复了一点体力,他低头抚平衣服,神采奕奕绕到三轮车前面,跟林北一样靠在三轮车上,偏头问:“他们咋这么早就过来排队了?”

林北清了清嗓子说:“有人跑过来看了我们的包,跟我唠了一会儿嗑,回去召集亲戚街坊过来排队,提前到这里抢占好位子迎接参赛选手的市民看到了,向排队的市民打听情况,后来他们也跑到后面排队了。”

黄益民抱头眺望长队,长队已经看不到尽头了,他眼里盛满了笑容。

黄益民有手表,林北一会儿看一眼他的手表,还差二十分钟就到三点了,林北把桌子上的东西撤了,把布铺在桌子上,又把黄益民找的人叫过来,给他们分配任务,安排四个人看守三轮车,其余人维持秩序,打手势跟他们说了十来分钟话,他们各自去了自己的岗位上,林北从三轮车上搬一捆包放桌子上,扭头朝黄益民招手。

黄益民阔步走向林北,林北扶着包:“到了三点,你立即给市民发包。”

黄益民兴奋点头,迫切上前解开绳子,他单手搭在包上,抬起左手,一脸紧张盯着手表,时针、分针、秒针重合,他马上拿起一个包递了出去。

第一个拿到包的市民特别兴奋,这是她人生中少有的开心时刻,当场背上了包。

其他人羡慕坏了,恨不得现在跑到黄益民面前拿了包就走,前有壮汉维持秩序,后有林北骑车拿着大喇叭说这次体育竞赛给淮市带来的影响,一定会载入淮市发展历程,淮市也因此受到本省其他城市注意,整个赛道上随时有记者拍照取素材,他们要时刻维护城市形象,以最饱满的精神迎接选手们归来,给予他们最热烈的掌声。

听了林北一席话,大家有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明确的知道了他们的责任,许多人耐心排队。

令大家意外的是真的有记者过来拍照,记者还挑了两个人采访,她俩激动的差点晕过去,大脑空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一走,她俩被众人围了起来,体会到了众星拱月的感觉,在心里不住的感谢新世界礼品商店给她俩登报纸的机会。

记者的到来,把礼品店送包的热度烘托到了极致,连一脸不屑的大老爷们也跑到后面排队。

林北见状吭哧吭哧骑车回去,和黄益民一起发包。

两人一鼓作气发完了三万件包,许多人没有领到包,都一副要哭的表情问他俩:“真没包了吗?”

林北和黄益民怀疑他俩说没包了,他们能哭出来。

林北拉着黄益民到一旁装模作样讨论,讨论的特别激烈,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他抹了一把脸,回到桌前拿起大喇叭喊:“我们礼品店是三个人开的,另一个人不在,不管他了,我俩商量好就行了,”他举着大喇叭的手哆嗦,声音有点虚喊,“经过我俩商量,我俩决定店里卖春节礼盒,只要你们买礼盒,我们就送包。”他咬牙说,“你们买几个礼盒,我们送几个包。”

说完这句话,他整个人虚脱了。

一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站在最后面喊:“到时候又出现这种情况,包不够送咋怎?”

林北不可思议看大老爷们,为了包,这个大老爷们也豁出去了,视线没有躲闪看林北,林北挠了挠头,坐在桌子上举起大喇叭,扭头看黄益民试探说:“你也看到了,这么多人喜欢咱们的包,到时候如果包不够,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