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ook532.com

第458章(1 / 2)

加入书签

周国即将面临灭世天灾,皇帝晏殊修建的庇护所,工程之浩大,只怕比修建长城需要的劳工更多,所以,他才千方百计不择手段搞钱搞人。

做苦役的人,劳动强度太大,每年损耗的人命不少,为了保证工程交付,只能不断加入新的劳工。

所以晏殊修“皇陵”修了好几年,年年都在召集匠人和大批量的强壮青年男子,再加上边城异鬼作乱,各州灾民暴动,眼下劳动力肯定非常短缺,所以京城的乞丐也都被抓去修“皇陵”!

顾瑾猜测,伤兵所的兵,应该就是新一批劳工。

毕竟伤兵所的伤员,虽然有缺胳膊缺腿的,不过大多数是四肢健全的兵。

两千多人,又都是青壮年,他们伤势恢复好后,是一批很不错的劳动力,也难怪韩沐会千里迢迢将他们送回来,本就是有所图谋。

顾瑾挑挑拣拣,隐瞒有关天灾的信息,只说皇帝是因为修“皇陵”看上了伤兵所的兵,所以试探着看能不能逼他们造反,如果能够成功,那就多了一批免费的劳动力,毕竟征集劳工,每个月也要发银钱的,而反贼只要保证不饿死就成。

如果不成功,顾瑾觉得他还会想别的办法引君入瓮,破局的办法,唯有伤兵们主动离开伤兵所,要不然此劫难逃。

元一有些不理解:“顾姑娘,皇帝如果想要征调伤兵所的伤兵去修皇陵,直接发一道圣旨即可,为什么要绕这么多弯子呢?”

为什么?自然是晏殊要维稳。

他如果光明正大将对杀异鬼有功的伤兵赶去修皇陵,肯定会被京城有心人利用,一旦那些人大肆宣扬朝廷不仁不义,煽风点火下便会扰乱军心。

并且,晏殊在京城老百姓的威信也会受到质疑,所以,他要逼伤兵所的兵造反。

其它州城现在本就水深火热,生活在京城的老百姓们是最安全的,就算他们对皇帝颇有微词,却也不希望京城会陷入战乱,因为造反,意味着动荡不安。

当某一个存在会威胁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就会被万人唾弃。

到那时,朝廷就算绞杀伤兵所所有的兵,老百姓也只会大快人心,还要骂一句杀的好。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

候车厅里,某一个人端着一杯咖啡想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他在拥挤的人群中一边走一边喊让让,大部分人是视若无睹的,但他如果喊小心小心手里是开水,那旁边的人会避之不及。

这就是关乎到切身利益时,民众下意识的自然反应。

晏殊将自己的利益与平民百姓捆绑在一起,那伤兵所的兵就算满腹委屈,也无处申冤。

兄弟俩听到顾瑾的分析,后背冷汗直冒。

元五知道顾瑾聪明,却没有想到她连朝廷的布局都能参透,他不再犹豫,转头道:“大哥,我觉得顾瑾说的有道理,不如听她的,收手吧!”

元一心里纠结得不行。

他嘴皮子动了下,却是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他早就知道在京城起事必死无疑,其他人也知道。

可是,他们不起事又能怎么办呢?

伤兵所的人,都是穷苦百姓出身,现在外面兵荒马乱,到处天灾人祸,如果朝廷将他们赶出京城,他们也活不下去。

正是因为如此,前段时间有人提议造反,伤兵所很多人想都没有想便都同意了。

不对,秦松没有同意。

自从进入伤兵所,秦松总是独来独往,与元家兄弟也疏远开来。

但这件事发生后,秦松特意与他交谈很久,他说大家都是建州的灾民,乡里乡亲的,理应互相照应,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送死。

元一听劝,当时已生退却之意,可在领头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那退出的念头又烟消云散,是啊,反正都是死,倒不如死得轰轰烈烈。

那次后,领头人便将采购弓箭和护具的重任交在他和五弟的手中。

元一乞丐出身,从来没有被人如此看重过,此刻要他叛变,总觉得不妥。

他犹犹豫豫说:“可我们既已加入反抗军,就不能出卖同伴,背信弃义之事我们元家人不能做,要不然岂不是不忠不义!”

顾瑾望着元一执拗的模样实在不想看到他去送死,只能苦口婆心劝解:“元大哥,我知道你重情重义,可你现在明明知道造反是一个圈套,并且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选,你却仍然带着人去送死,你这不是害了他们吗?”

元一吓得急忙摆手:“小瑾儿,千万不要误会,领头人并不是我,是另有其人,只是我们两兄弟有手有脚没有残缺,并且那人看我老实,所以才被派遣去购买弓箭和护具,那个……”

他说着话,态度有了一丝动摇,没有之前那么坚定。顾瑾见状,立刻乘胜追击。

“既然元大哥不是领头人,那事情就好办了。”

“这样,你以匿名的方式写一封信给领头人,道明朝廷已发现你们造反之意,并在信中明确提出只要大家现在收手,朝廷抓不到把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