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ook532.com

第356节(2 / 3)

加入书签

的人们尚且这样,所以他在这个时代被斥责为异类也十分正常,不需要委屈什么。

编撰农书并非朱襄一人的事。

许明虽离开了朱襄,在咸阳学宫任教授一职,还是有许多曾经的农家弟子跟随朱襄。

他们也像朱襄一样,一边实践一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在朱襄的帮助下,选择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

他们有的人专职研究种子,有的人专职研究肥料,有的人专职研究养鱼,有的人专职研究如何培养更好的蚕宝宝……还有的人直接转行,从农学转到水利,或者投身农具开发去了。

朱襄鼓励他们写下自己的心得,为他们自费雕版印刷,赠送给识字的士人们。

现在农人都是不识字的,要让书籍传下去,只能靠这些士人。所以战国的士人很重要,也所以世间不重视那些愚昧的农人。

朱襄在广陵城也开了学院,想要培养更多的读书人。

但与其他地方一样,能来读书的都是家境殷实的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贵族或者家道中落的士人。朱襄即使出钱减免学费,但农人家中的学龄儿童都是劳动力,供不起一个脱产的人。

不知道十年、二十年……百年之后,能不能出一个真正的庶民读书人入朝为官。

朱襄思索了许久,着手在乡间帮助建立宗祠等村民自治组织,就像是个基本的农村公社一样,能够共享石磨、耕牛等生产工具,鼓励村里富户开办私学,支持村里愿意读书的普通农人孩子读书。

古代村民自治和宗族组织会滋生乡绅阶级,若在两千年后是最腐朽的存在。但在这时,能培养出一批中小地主阶级出来,或许是先进的体现吧。

朱襄不确定地想。

他所做的许多事,自己都不确定结果,只能看盖棺定论了。

反正不会比前世秦二世而亡更差。

嬴小政见自家舅父如此努力,却被那些士人指指点点,心里很不忿。

他想起在咸阳的时候,也有儒家人对舅父指指点点。

这时主流思想如孟子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而农家“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会使世间不安宁。

朱襄对此评价,农家的思想是朴素的“共同富裕”,是难以实现的愿望。但这与儒家“大同社会”的愿望一样,美好到难以实现的愿景才叫愿望。只要不伤害到其他人,心怀美梦并践行自己的理想,有何不可?

嬴小政本来听听就罢了,现在他脾气上来了,在自己小本本上记下,以后等他当了皇帝,要规定皇帝和大臣在每年春耕时亲自耕种田地,成为秦国最重要的国家祭祀内容之一。

他还要召集一百人专门为舅父写传记,歌颂舅父躬身劳作指导农桑是圣人行为,并给舅父在泰山、会稽山等著名山神祭祀地点立功德碑。

嬴小政记好之后,对朱襄拍着胸脯揽功。

朱襄哭笑不得。虽然他知道自家政儿说得到就做得到,但现在你事还没做呢,就要先炫耀揽功了吗?

自己究竟养了一只怎样的始皇崽啊,真的养歪了?

“好,舅父太开心了。在政儿回咸阳之前,舅父给政儿做一道你从未吃过的点心作为感谢。”朱襄跟哄孩子似的,拍了拍嬴小政的脑袋。

嬴小政不但没有高兴,还非常不满:“什么?!舅父居然还藏着点心没做给我吃过!舅父你太可恶了!”

朱襄:“……”他掐了外甥的小俊脸一把,十分无语地去厨房给嬴小政做点心。

嬴小政背着手缀在朱襄背后,一路上都叽叽歪歪,埋怨舅父居然背着自己做好吃的。太可恶了,就没见过这么不慈的舅父。

因焦匀在战场上表现很好,李牧正在厨房劝已经卸甲归厨房的焦匀从军。

两人见到朱襄带着嬴小政来厨房,默契地停止了拉拉扯扯,挽起袖子帮忙做饭。

“做什么?”

“看见那一筐石花菜了吗?我要把它熬成胶,给政儿做奶冻。”

“老师,焦先生,你们听听,舅父是不是很可恶?他从来没有给我做过奶冻!我都不知道有奶冻这道点心!”

“呃……”

嬴小政还在那里喋喋不休,那模样确实是真委屈。

朱襄像捏鸭子嘴一样,把嬴小政的两片叭叭叭小嘴唇给捏住:“闭嘴,赶紧帮我去提一桶水牛奶来。”

李牧从南越抓了几头水牛回来,想让朱襄看看南越的牛和中原的牛有什么不一样。

水牛奶的脂肪含量比普通牛奶高,做奶冻正合适。

奶冻就是布丁的意译。除了奶冻,水牛奶还能做姜汁撞奶、双皮奶。朱襄见嬴小政实在是委屈得紧,便都给他安排上了。

当嬴小政吃得满脸开心时,朱襄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你委屈个屁啊!我突然琢磨出一道新菜不是很正常吗?什么叫故意不给你吃?

他又被外甥狠狠拿捏住了,唉。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