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ook532.com

第190节(2 / 3)

加入书签

快六十了。他这个年龄当这个丞相,其实做不了太多事,不会改变秦国如今的社会和政治制度运行情况。但关键不是荀子能做什么,而是荀子当丞相这件事本身的象征了什么。

面对众人的试探,荀子八风不动,继续去完善他正在做的秦国敕封神灵的礼仪。

荀子不焦躁,焦躁的就是试探他的人。

秦国这些变化,别说秦国人不适应,六国也都很焦躁。

他们很希望老秦王真的是老糊涂了,但蔡泽是朱襄的友人,曾经有联合李牧抗击匈奴的功绩,还是逼李牧和廉颇入秦的主要推手,其能力不容小视;荀子声望和才华,更是举世闻名。

这两个人被任命为左右丞相,他们怎么也说不出秦王是老糊涂了的话。

就在他们焦躁的时候,老秦王拜廉颇为大将军。

赵国和燕国脸色大变。

廉颇怎么还没老死?!他怎么还能领兵?!

连廉颇都出来了,传说已经快病死的白起不会又像是长平之战一样,某一天突然亮出帅旗,说“嘿,没想到吧,主将是我”?

人的名树的影,廉颇的凶名在攻打燕国后彻底打响,在燕国的凶名恐怕比白起还甚。他领兵东出函谷关,燕国军队士气立刻低落。

明明廉颇与燕国有仇,但听到廉颇领兵的消息后,燕国人却无法因为仇恨而让士气提升,反而有了怯懦退后之意。

赵国的士气也下降了。

谁都知道,廉颇和李牧是被赵王“卖”给了秦国。

特别是廉颇,攻燕后他在赵国将士心中的地位,就像是白起在秦国将士心中的地位。现在他们敬爱的、曾经带领他们渡过多次危机的大将军居然成了敌方主将,赵国将士连与廉颇对峙的勇气都没有。

他们不是怯懦,只是不想、不愿与廉颇敌对。

那是他们的信平君,是他们赵人的信平君,是赌上了自己的名声让很多赵人免于饿死的信平君廉颇。他们要怎么与廉颇敌对?!

此次联军的主帅当然是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知道廉颇在秦国挂帅之后,也忍不住醉了一场。

他很后悔,自己为什么当初不早点来赵国救下赵王,这样赵王应该就不会同意让廉颇和李牧入秦了。

但他心里再遗憾,也只能打起精神,告诉赵人现在信平君已经是他们的敌人,是他们要战胜的人。

他还要诬蔑这一位老将军,说廉颇已经很老了,应该很难再领兵打仗了。秦王派廉颇来,就是打击赵军的士气而已。

廉颇已经老了,他不能打了,不要怕他!

魏无忌用如此的方式激发了燕国人的士气,但赵国人的士气仍旧很低落。

因为赵国人不是惧怕廉颇,而是敬佩廉颇。无论廉颇是否年老,是否还能上战场,都不会改变他们对廉颇的敬仰。

魏无忌只能苦笑。

他只能庆幸,秦王至少还没有丧心病狂让朱襄领兵。否则若是听到朱襄来战场的消息,这群赵国人估计都无心作战了。

先不论廉颇是否还能打,老秦王亮出廉颇这张牌,就让五国联军中最骁勇善战的赵国士气折损至少一半。

秦国还未和五国联军正面作战,就已经先赢下一局。

蔡泽对老秦王道:“君上,请让我再赢下一局,作为庆贺新王继位的礼物。”

老秦王颔首。

蔡泽在三晋之地当郡守,可不是只做了帮朱襄管理长平这点小事。

他是纵横家,接管了范雎情报头子的职责,负责了范雎当初的事。

在上党时,蔡泽已经向六国派出无数钉子,埋下无数离间计的种子。特别是秦国的心腹大患信陵君,他已经准备多时。

此时,蔡泽留下的后手终于在最适当的时机发动。

魏王原本就嫉妒魏无忌的才华和声望,蔡泽接管范雎的工作后,花费了大笔钱财在六国为魏无忌扬名。

他甚至拿朱襄当魏无忌的垫脚石,点评朱襄虽好,远远不如魏无忌。

朱襄出身卑贱,不过是搭上了秦国外戚的路才飞黄腾达。而魏无忌是魏王的弟弟,是七国仅次于国君最尊贵的人;

朱襄只会种地。魏无忌什么都会,特别是国政和打仗,这才是真正的人才;

朱襄号称名满天下,但是他居然没有门人跟随,说明他的名声都是虚的,真正的贤才不屑于投奔朱襄。魏无忌门客众多,个个都是大才,这才是真正的名满天下应该有的模样……

蔡泽把魏无忌捧得高高的,说秦国多次攻打三晋之地,为何独独与魏国摩擦不大?这当然是因为秦王惧怕魏无忌。

魏王虽然平庸,魏国国内也几乎没有什么能抵抗秦国的贤臣名将。但谁让魏国有魏无忌?魏无忌一人就抵消魏国平庸的国君和大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秦王不敢轻易与魏国动兵。

魏国若不是有信陵君魏无忌,早就已经亡国了。

“可惜魏王不是魏无忌,否则魏国估计已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