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book532.com

第318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不叫礼崩乐坏,又能叫什么呢?

“何况太公一名——”

他说着竟有点无奈,在有些弟子(比如子路)带着点懵逼的眼神中,不乏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摇头,干脆点明:“由!你可知这个名号如何而来?”

——在春秋这个年代,一个人因为人生经历的复杂,而有好多种称呼,都已经可以称得上一种常态。按理说并不是什么过于为难的题目。

但子路还是成功卡壳了,好半天才在老师的死亡凝视中挤出了个答案。

“——文王见其而赞曰:是吾太公望子久矣。意为早在古父亶父时期,周人便盼望可以得到如他这般能够辅佐周邦兴盛的人才。故称太公望,后有人解为太公。”

所以也就跟着衍生出了什么吕望之类的称呼。再加上传言文王武王都尊其为师,所以又把他称呼为师尚父。看起来名字很多不知道真的叫啥,实际上本名不过普普通通姜姓吕氏名尚。

孔子这才和颜悦色收回了自己已然攥紧的拳头:很好,孺子可教。没有成功因为后世人的称呼太过放飞自我而忘却了生存的本能。

【吕尚的封地和邑扯不上什么关系,与家族的天干日名又肉眼可见的无关。不管怎么看,这位武王后身边能和邑扯上关系的都只有周邑这一个人。】

众人:?

啊这?

不是,后世人你在暗示些什么啊!

反正李世民的脸是成功绿了。

一些不太美妙的回忆涌上心头,李一陛下那些不可不说的奇妙绯闻随着后世人的暗示开始浮现在脑海当中。顶着身边观音婢似笑非笑的眼神,哪怕是自信如天策上将,此刻也低下了头,双眼使劲在四周地面上瞟来瞟去,试图找出条地缝好把自己塞进去。

离大谱,真的很离谱。后世人为什么要那么关注皇帝的后宫生活,那么喜欢看各种绯闻八卦。

——他这回是清白的啊!他这回真的很清白!

高湛:?笑死,睡嫂子怎么了。

我们北齐就是可以这样玩的jpg

天幕的语气依旧轻快。

【对,就是你们想的那样。

有现代学者猜测,邑姜有可能先是嫁给了周邑,但由于后者不幸早逝,为了维护文王一脉和吕尚之间的联盟关系,周发挺身而出义不容辞娶了嫂嫂。出于纪念意义,邑姜保留了第一任丈夫留给她的名字。

周朝开国之后,武王一脉依旧称呼周邑为考(父),可能也有这个原因。】!

番外1 商周

——天崩地裂。

巨大的震撼几乎要把每一个听闻见这样言论的,道德在水平线上的听众给从中撕裂。恍惚间,不少人甚至开始怀疑起了自己耳朵的灵敏性能是否健在。

这样的举措惊世骇俗吗?

恐怕是的。

哪怕这样的举措称不上绝无仅有,甚至不能排进什么骇人听闻排行榜前列当中。如若再转换一下性别,不是邑姜死了老公之后嫁给了小叔子,而是当丈夫的死了老婆娶了小姨子的话,则更是有点屡见不鲜的意思在。

但是这样的伦理问题被安放在西周这几位传统叙事中无可挑剔的刻板模样的“明君”身上,却始终让人如鲠在喉,足够让道学家们抱头蹲下,几l欲发狂。

——李贽反倒又叹又笑,脸上的表情反复交换了好几l遭,复杂到似悲非喜、啼笑皆非都很难形容他眼下的神情。

这个被天下世人无数次批评或是褒美,讽刺或是感叹,评判总离不开逃不脱狂悖二字的叛逆者,此刻却被后世人颇有几l分共通之处的反骨,激起了心中的思绪。

他敢在无数人鄙夷始皇帝为暴君亡秦的时候,高呼其为千古一帝,也敢在无数人指责则天皇帝牝鸡司晨的时候,夸赞其“政由己出,明察善断”。

而现在?

反道学家的先锋轻敲着桌面,轻叹着摇头晃脑:

“所谓于世推移,其道必尔。春秋替三代,战国代春秋都不过时势所向,历史必由。”

后世人的思想此刻和他方才酝酿出朦胧雏形的念头摩擦出绚烂的火花,照亮一片原先有些暗淡的天空。

“何苦效法圣人?圣人又为何成圣?”

他用疑问的语气开口,将自己此前“圣人不圣”的观点再重复了一遍。这个将道德楷模身上的神圣外衣悉数撕下,敢于嘲弄孔孟圣贤地位的反叛者伸手,为自己浅斟了一杯。

“一切都是在发展着的。”

“又何必将圣人塑造成一种模板样的教条。”

——说的不好听一点,春秋战国那会这种事情都算不得有多么稀奇呢。也就那群宋儒理学家道学家特别爱唧唧歪歪嘴这点东西,这下自己信奉的偶像金身被破了感想如何啊!

嚣张jpg

【当然,这些说法我们都没办法盖棺定论。商周时代离我们实在太过遥远,而文字的记载被重重时代进行掩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